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宇)10月29日,在“‘智能显现荆楚,赋能新未来’——湖北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燕飞介绍,全省人工智能能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着力发挥企业“提问者”和“解答者”作用,全力支持产学研合作主导企业冯燕飞介绍,湖北省人工智能创新项目80%以上来自企业,科技项目70%以上。科技攻关以企业为主导,其中重大科技项目100%由企业实施。我们将热情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省90%以上的创新技术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由企业主导,70%以上的全省重点实验室有企业参与。今年以来,新批准的龙头企业获批建设全省汽车具身智能技术主要实验室和机器人控制与驱动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加速具身智能新业态落地。在“‘智慧出荆楚,赋能新未来’——湖北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主任冯燕飞科技部介绍了有关情况。双方企业推动的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东风汽车牵头的湖北省汽车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例。自2022年成立以来,该联合体已两次扩张,整合了产业链上下游44家单位。其不仅成功发布了多款高端汽车级智能芯片,而且还被一家高科技企业熄灭,展现了强大的行业驱动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湖北也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强有力的布局。 2023年,湖北将启动“尖刀”工程,攻克核心关键技术,瞄准国家需求,淘汰人工智能领域9个攻关项目,重点突破超高水平闪存芯片等技术瓶颈ps、光子芯片、汽车级高性能智能计算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和数据、大型AI模型。目前,已推动多项“首创”产品的生产。多层三维闪存芯片研发成功并量产;世界首台超高带宽电光强度调制器,支持人工智能海量数据高速传输,彰显湖北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担当。前沿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冯燕飞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获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57项,获得中央资金支持3.3亿元,带动直接研发投入6.86亿元,有力支撑了我省创新成果的取得。目前,湖北正抓住体能智能发展机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推进湖北省仿人机器人联合基金重大项目,周期为五年,总规模为5亿元。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仿人机器人前沿创新,力争保存更多从0到1的成果,为人工智能产业长远发展积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