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伤离职就不能领取福利吗?法律援助助您成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0-25 11:0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致徐万年、史树静)十级伤残,劳动关系结束后急需用钱,但用人单位却拒付6万余元补贴…… 近日,农民工丁某在蔡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顺利领取了用人单位发放的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作为家里的经济支柱,这笔钱关系到孩子的学费和老人的医药费,所以这笔救助可谓是雪中送炭。 雇佣关系结束后 用人单位可以拒绝支付工伤待遇吗? 劳动者遇到诗人困境如何有效维权? 来看看案件详情以及律师的审查↓ 案件简介 2024年9月,丁某在武汉XX机械有限公司工作时受伤,被正式认定为劳动关系人。重伤,伤残等级为十级。 2025年3月,丁某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其法定一次性伤残工资。 这笔钱对于丁家来说非常重要。这就是为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医疗“省钱”。万般无奈之下,丁某来到蔡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申请法律帮助。 维权流程 该中心很快受理了此案,并聘请了律师。办案律师审阅案情后,制定了“诉讼谈判”策略:一方面向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向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另一方面,他积极与企业对话,多次感谢法律,并明确指出发放一次性伤残就业补贴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一个多月后经过不断沟通,用人单位终于意识到法律意识的缺失,主动支付了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6万多元。 法律怎么说? 1.员工因工伤离职后,用人单位拒绝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贴是否违法? 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法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被诊断为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伤相关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因工致残的人员。这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强制性保护,旨在保护工作不稳定、生活困难的工伤劳动者。离职后一段时间的生活。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内部原因拒绝履行。 2、工人遇到类似情况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甲壳素? 律师指出,维权成功的关键在于证据充分、渠道得当。工人应注意: 保存主要证据:妥善保存《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评估书》及劳动合同、工资报表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利用良好的法律帮助:如果您有经济困难,可以立即向当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如果符合条件,可以获得专业律师的免费帮助,可以提高维权效率和成功率。 注意仲裁时效:适用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通常为一年r,从您知道您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不要拖延。 法律是最坚实的后盾。通过本案,蔡甸区法律援助中心不仅帮助丁某一家解决了燃眉之急,也体现了“解除群众忧虑、化解矛盾”的服务宗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法制宣传,让每个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利,让每个用人单位尊重法律,主动履行责任,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