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青少年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的最佳时期。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重点,切实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推动教育方式变革,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中小学是科学教育的关键。近两年,教育部等部门陆续出台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文件。目前,全国56%的省份开设地方科学课程,41%的学校开设校本课程,60%的义务教育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将科学教育活动纳入课后服务中。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专家指出,这次《意见》突出技能导向,强调要打破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方面的壁垒。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表示,科技教育促进现代素养,按照技能逻辑发展人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单纯的纪律教育和教学方法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外部世界的规律,还要改变或创造一些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方法、仪器和设备,所以教育在工程技术中的功能。一是构建协同教育体系,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二是要发展建立开放、综合的课程和教学方法生态。以学科融合重塑课程教学生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三是加强阅读导向的教研指导和综合分析。推动和完善科技教育评价机制,促进科研在发展教学中的联动发展。四是以多种形式注重资源开发和环境建设。优化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体验科技探究实验和工程技术技能的平台。五是推动教师优质高效发展和家校社会协作。把科技教育全面纳入培训和师资培训体系,依靠围绕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教学联盟”,共建科技教育中心。六是构建多边合作网络,大规模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与实践。未来的科技课堂会是什么样子?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你可能好奇学生的课堂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个《意见》从教育体系、课程生态到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措施。 《意见》以构建综合教育体系为主线,提出分阶段、统筹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小学低年级通过游戏化体验激发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强化“干中学”的实践;初中阶段布里NGS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高中阶段注重实验探究和工程技能,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前沿趋势。北京十一中多年来开设了20多门理工科课程。在“创意创造万物”课上,教室被分成两个空间。学生在设计领域使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进行创意设计。工作场所提供 CNC、3D 打印和激光切割等多种方法。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具和技术,将异想天开的想法变成有形的作品。鼓励探索“科学家+教师”联合教学,加强科技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重要的载体。 《意见》提出,立足学科融合,结合实际问题解决g、加强科技成果向教学课程的转化,开发优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同时,我们鼓励探索“科学家+教师”共同授课的“双师课堂”,以及基于元界虚拟实验室等前沿技术的“未来课堂”。郑永和表示,科技教育涉及面很广,希望在中小学课程中安排一些适合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切入领域。这一切都需要专业人士为教师的一线技能提供指导和建议,也需要科技界共同努力,让教师和学生看到真正的科学家,看到科学研究到底是什么。科技教育需大力推进多方联手,拓展格局,汇聚资源,丰富技能。 《意见》建议,鼓励高校、企业、公益组织通过“揭榜、关怀”参与科技项目,建设“百城万馆”工程,推动科技博物馆和中小学重点实验室正常开放。科技教育学如何弥补师资短缺 据统计,2022年,我国小学专职科学教师仅有24万人,平均每校1.61人,严重短缺。 2023年发布的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学校科学教师为兼职。师资问题是阻碍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之一。如何弥补不足?浙江温州科技高中成立于2023年,在6000平方米的创新科技科技中心内,3D打印实验室、激光切割实验室等功能空间随时向学生开放。在这里,科技俱乐部的学生讨论如何训练大型模型。学校还为他们提供了由特级大学教师和导师组成的“专属教练团队”。作为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浙江温州已聘请100名科学家、研究人员在100所学校担任科学副校长。学校专家不仅帮助完善科技课程体系建设,还带领学生探索和实践了自己的科学创造力。除了科技俱乐部外,温州科技高中还开设了三级科技俱乐部。“基础、延伸、研究”课程的创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科技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学校举办的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上,各学科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打破学科壁垒。该《意见》还对科技教育师资培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我们在“双一流”院校开展科技教育硕士学位培养,实行“学术+行业”双导师制度,选派教师到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组织专家担任中小学兼职教师郑永和表示,70%的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与工程方面没有得到荣誉,工程与技术教育通过了一些基于科学教育的新思维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整个科技教育最关键的环节。这应该是最花功夫、最需要老师努力的领域。另外,办学时要给予这些教师成长的空间。